【#過去24小時 2015.11.12 Beirut, Lebanon】
黎巴嫩首都驚傳爆炸案,伊斯蘭國宣稱發動恐怖攻擊,目前已知43死,超過200人受傷。
這起爆炸案發生在貝魯特南區、什葉穆斯林群聚的布爾吉巴拉吉納(Burj al-Barajneh)。目擊者對路透社表示,當時大批民眾剛結束昏禮禮拜(太陽下山後的穆斯林薩拉赫)從附近的清真寺離開,但突然之間一輛摩托車突然爆炸,幾分鐘後,另一名穿著炸彈背心的自殺炸彈客也在十幾米處自爆,現場一片狼藉。
雖然無法證實兇手背景,但幾小時後,「伊斯蘭國」也透過網路宣稱這起攻擊是他們的報復。
布爾吉巴拉吉納這一區域不僅是貝魯特什葉區之一,同時也是真主黨在黎巴嫩首都的重要據點。在鄰國敘利亞長達4年的內戰中,與敘利亞阿薩德政府關係密切的真主黨,不僅公開聲援敘利亞政府,更派遣部隊「直接介入」敘國內戰的前線。
然而真主黨介入「他國內政」的做法,同樣引發其他非什葉黎巴嫩團體的擔憂。反對意見認為,黎巴嫩境內目前還收容有110萬敘利亞難民,若冒險涉入敘國事務,反而會把混亂導回本已族群緊張的黎巴嫩境內。
目前黎巴嫩已宣布星期五為國殤日,全國哀悼。各種調查與搜救仍在持續進行中。
在過去17個月裡,黎巴嫩政界陷入了相當嚴重的憲政危機。在族群政治彼此無法妥協的狀況下,各黨派一直無法協調出新的「總統」人選,而讓國家領導人也就這樣空缺了一年半、國家也陷入各種空轉。
族群複雜的黎巴嫩其國家領袖的分配仍依循修訂版的《國家協議》,由馬龍派基督徒擔任總統、遜尼派穆斯林擔任總理、什葉派穆斯林擔任國會議長。但族群政治的權力分配隨著國內人口變化而不斷更迭,並也讓黎巴嫩曾兩次爆發嚴重內戰,至今族群問題也仍是其國內面臨的最大危機。
#轉角說:很難用三言兩語解釋的沈重局勢啊...。
(圖/美聯社)